孙桂兰
 
 
纪念馆号:2632 建馆人:rjman 建馆时间:2007/6/25 16:43:15 访问量:703 身份验证: 已审核
    管理本馆 播放音乐
人物档案
孙桂兰
(1910年06月28日-
1979年06月19日)
人物简介
 
  对姥姥慈祥的印象像一张年代久远而发黄的旧照片已模糊不清了,但孩提时代的记忆片段却常常依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似断似续难以挥去…….
  往事如风:往事如云,岁月已凉,每一个明天一如既往。和风送来的微语,可是来自你那个世界?某天的雨依然亮着怀念的光芒。我沉默,我凝望,将你的名字织进无边天域,任我的泪水融入迷离风雨。


一世精神归石表 已剩丰功垂史册 泪添九曲黄河溢 良操美德千秋在
满堂血泪入云天 犹存大节誉人民 恨压三峰华岳低 亮节高风万古存


永别儿孙功业在 &
 
献花  献供  点烛  上香  烧钱  祭酒
祭奠留言
  留言类型: 馆内祭奠记录(55条) | 墓园祭奠记录(0条)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4/22 12:59:46
标题:轮回中的你我他
留言内容:
 人生的起起落落,岁月的浮浮沉沉,当烟云过尽,历尽沧桑,时间总是人活着的见证,追忆似水流年,那些走过的历程,走过的快乐,走过的伤悲,走过的所有景致,在不经意间,成了岁月淡淡的一抹风云。最后皆归尘埃,生命是一个过程,不在于长度与宽度,而在于这个生命过程中每一个灿烂的刹那.....

R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4/22 12:53:36
标题:亲友祭拜
留言内容:
亲友祭拜

新亚 新安 丽丽 毛毛 花人 周格蛋 琪琪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4/22 12:37:34
标题:亲友祭拜
留言内容:
 亲友祭拜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5:07:49
标题:清明节的来历与起源
留言内容: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传统节日清明“属”阳历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做“寒食” 迎清明

  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5:03:08
标题:《寒食上冢》
留言内容: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姓名:过客 【访客祭拜】 2009/3/31 15:03:08
标题:《寒食上冢》
留言内容: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5:00:56
标题:《清明》
留言内容: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4:55:41
标题:清明节
留言内容:
The Qingming Festival, literally Clear and Bright Festival, is on the 104th day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usually occurring around April 5 of the Gregorian calendar.

清明节的字面意思是清爽明朗的节日,发生在冬至的104天以后,一般是公历的四月五日。

It is a day not just for visiting cemeteries, but also for going out to celebrate 
the coming of spring as nature wakes up, dressing the world in green. 

这一天不仅要扫墓,也是踏青来庆祝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大地返绿的日子。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4:52:47
标题:qingming festival
留言内容:
Food like roasted suckling pig, steamed chicken, fruit and wine are offered during the 
ceremony. Then we will eat it up after the worshipping. 

There were children in scruffy looking t-shirts offering you a red piece of paper and a 
stone to put on top of the grave stone. My family never explains to me what it's for but I suppose red always implies luck so maybe it helps to bring good luck to the dead person? 
In return, you are supposed to give a few dollars to the children to buy this red paper. <
 
  姓名:过客 【亲友祭拜】 2009/3/31 14:51:03
标题:qing ming festival
留言内容:
We have to carry incense sticks, joss sticks and paper offerings like paper money and paper clothes and any other paper accessories, depends how serious your family is with this thing. 
All paper offerings will be burnt for they believe that the relatives can receive the goods 
and even 'money' this way. As a kid, I am always asked to carry a bunch of flower.
 Chrysanthemum is normally chosen so don't give Chrysanthemum to Chinese people as gift 
coz it's a funeral/grave sweeping use flowers, although some households may 
 
共55条 第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馆长: rjman 创建于: 2007/6/25 16:43:15 [管理纪念馆]
Copyright (C)2006-2008 Jn99.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久久纪念网 客服电话:020-86495080